美國心理諮商研究所:跨領域申請經驗分享(Clinical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Track)

Emily
Dec 27, 2020

--

Photo by Jess Bailey on Unsplash

申請美國留學的資訊很多,但相對於熱門的資工等領域,心理諮商領域的申請資訊還是少很多,再加上文化差異、制度差異等因素,使得大學非就讀相關科系、對美國諮商領域不熟悉的申請者,在跨領域申請時需要面對重重挑戰。

想讀諮商的想法從幾年前就開始萌芽,但一想到自己毫無相關背景就不免卻步,雖然沒有勇氣直接轉行這個領域,也沒辦法直接從事相關工作,但工作之餘仍然默默的被相關事物吸引,透過志工、兼職的方式參與相關工作,不知不覺在往這個方向邁進。

想繼續進修念諮商的念頭開始強烈出現時,接踵而來的是大大小小的疑惑:要在國內還是國外念,這關乎到畢業後要在哪裡工作、諮商領域的執照問題、台灣的諮商接受度、就業情況等等。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每一個都讓我摸索了不少時間。

決定要出國念,還要思考:要去哪個國家、選校的標準是什麼、申請流程是什麼、要準備哪些文件…。在決定申請美國的諮商碩士時,因為對美國的學制很不熟悉,我花了很多時間摸索,這幾篇文章給我很大的幫助:

  1. 跨領域留學申請| 美國心理諮商碩士Clinical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申請分享(2019 Fall入學)
  2. 寫給想要到美國念心理諮商的你(妳)-如何準備申請資料

1. 跨領域 是優勢還是劣勢?

最讓我困擾的問題就是:「諮商能不能接受跨領域的申請者?」

在剛開始有出國讀諮商的念頭產生時,最初詢問到心理系背景又有留學代辦機構工作經驗的朋友,聽到的答案是「美國的心理領域只接受大學是讀相關專業」,這個答案一直根深蒂固在我心裡,即便有聽過跨領域申請成功的案例,總會覺得對方是特別優秀的少數例外案例,或者對方有些很有特色、厲害的相關經驗,並不是常態。

針對這個問題,我覺得最精準的答案是:「美國的教育環境是很鼓勵跨專業的。」

美國的大學是沒有諮商這個科系的,就讀諮商研究所的同學中確實不少大學是心理相關科系的,但也有很多跨領域背景的學生。留學代辦給的答案可能是來自於他們對於「心理系」的認識,例如臨床心理(Clinical Psychology),而非心理諮商(Counseling)。

這個問題我在學校面試的過程中真正得到一個清楚的解答。在其中一場面試開頭自我介紹時我有提到自己的大學科系,相較於其他申請者都是很相關的科系背景,我在回答時很自然地補充一句「我大學念的科系和諮商不太相關,但…」。當我講完後,面試的教授立刻回應我,她說:「我們很歡迎來自各種科系的背景的申請者,不論是商科、文科…,不同背景的申請者讓我們的program組成更加多元…。」

當下我才真正確認,跨領域申請不只可以,更是很加分的。

的確有少數的學校在申請條件上有註明需要修過某些學分(或者要在開學前補齊),面試中我遇到的其他申請者也確實有很多是心理相關科系背景,但跨領域申請絕對是沒問題的。

2. SOP 撰寫&面試準備

相較於其他專業比較能用“具體的數據、結果”呈現能力,諮商的經驗與能力或成效難以量化,SOP與面試到底要怎麼呈現自己是讓我覺得特別困難的部分。

對我而言準備SOP與面試考驗地的不只是表達自己的能力,更是個更清楚認識自己,也更清晰自己初衷及目標的過程。從申請文件到面試準備,大多都圍繞著這幾個問題:

  1. 為什麼你想讀諮商?
  • 你的動機是什麼,有哪些經歷促使你想朝這個領域發展?
  • 助人專業 (helping professional) 有多種,為什麼選擇諮商還不是其他的領域?你對諮商和其他助人工作的差異是否了解?

2.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有哪些能力或特質?

  • 你是否足夠了解自己?
  • 你有哪些能力或特質讓你能成為一個好的諮商師?相反的,有哪些自身的議題 (issue)可能阻礙諮商的效果?

3. 你未來的規劃是什麼?這個program如何幫助你達到目標?

  • 唸這個學位和你未來的人生規劃有什麼關聯?
  • 你打算如何使用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

_

能夠回答這些問題需要足夠的自我探索與覺察,從過往、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挖掘自己的喜好、專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驗與生命故事。比起想一些很「厲害」的經驗,我覺得要寫出一個好的SOP更重要的是如何描述這些經驗。不用擔心自己的經驗不夠厲害,而是要花精力在有限的字數篇幅內,把事件清楚地描述,並從中帶出自己的學習與成長,顯現出自己的特質或能力。

(關於描述經驗的技巧可以參考STAR method)

我自己的經驗是寫完SOP後找別人看很重要,自己的經驗自己寫出來常常會覺得很清楚,但別人看可能一頭霧水。找相關領域的朋友以及雖然領域無關但很了解自己的朋友看,這對我幫助很大。相關領域的朋友可以點出諮商重視的關鍵特質或能力,了解自己的朋友則可以提供一些自己忽略的優勢與特質。

3. SOP裡面應不應該談自己的struggle?

之前聽過一場info session的QA中有個蠻有意思的提問:「在SOP裡面該不該說自己的struggle?」

當時代表學校的人員回答是:「struggle可以提,但重點不是struggle本身,而是你從中學到了什麼、帶給你什麼影響。」

我覺得這個回答也套用在寫其他的經驗上,除了描述經驗本身,學校想看到你從這些經驗中的觀察、學習、體悟,進而了解你這個人。經歷本身只是個事件,證明你有相關的興趣與經驗,而描述這些經歷如何形塑你、帶給你哪些影響與反思,才能更具體的展現出你是誰

順帶一提,我覺得了解program很棒的方式之一就是參與學校的info session、聯絡學校的學生或student ambassador、聯絡admission office 的人直接聊聊。)

4. 現在申請對不對?該先工作還是讀書?

雖然想讀諮商的念頭已經出現很多年,但當下要邁出這一步還是很不容易,因為不同的生涯選擇感覺會讓往後的人生旅程走向截然不同的地方,而「未知、不確定」總是讓人感到害怕。

我覺得繼續進修是一個很重大的決定,不論是時間、財務還是因為進修而放棄的各種可能性,都是很大的付出。雖然一方面的確要盡可能地評估各個選項,但另方面也需要意識到每個選擇都有優缺點,沒有一個絕對完美、正確的選項。畢業後人生選擇不再像以往在學校的考試一樣有標準答案,在每個選擇的十字路口不再是選對與選錯的差異,而是評估每個選擇的效益以及相關的風險與代價,在有限的資訊下選出當下最適合自身的選擇。

我很喜歡臨床心理學家同時也在大學任教的Meg Jay博士在她的書 《20世代, 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The Defining Decade) 裡面提到,在和一個個案的諮商中,她用「客製化腳踏車」的比喻來描述人生:人生就如同客製化的腳踏車,一輛獨特的客製化腳踏車是由一個個在不同腳踏車店買個零件拼湊組裝而成,人生也是如此,透過一個個的「選擇」去客製、打造,形成獨一無二的生活經歷。

做出選擇並不是一個猜想標準答案的過程,而是一個打造人生的過程。

臨床心理學家 Meg Jay的Ted Talk

5. 盡力準備,接納不可控的因素

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有太多不可控、不確定的因素了,即便盡力準備,還是有很多無法掌控的。比如我的三場面試時間分別是半夜兩點、三點、四點,每次半夜醒來的狀態都不太一樣,有時就是很疲憊,沒辦法總是在最好的狀態,而面試過程中,其他的申請者的表現、整體的氛圍也都會有所影響。

我的三場面試都是團體面試,其中一場只有我跟另一位中國的申請者,另外兩場都有4、5人以上,而這兩場我都是唯一的non-native speaker。原本我以為人越多的情況我會越緊張、表現越差,結果意外地相反。在面試前我聽說團體面試因為人多最好要有幾次搶先回答,才能stand-out給教授留下印象,但這對我來說非常困難,因為我並不是可以邊說邊思考的人,對於比較深入的議題,我需要先在腦中思考、整理好想法,再開口表達。

這幾次面試的過程中我才發現人多的面試反而讓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甚至其他面試者的回應也常常給我很多啟發,讓我想到很多原先自己沒有想到的想法。雖然我都沒有第一個回答問題,甚至大多的時候都是最後一個回答,但我盡可能地在回答的時候呼應其他面試者的內容,然後再延伸加入我的想法。雖然沒有靠第一個回答的方式展現積極自信,但晚回答也有晚回答的優勢,可以總結、呼應別人的內容,再提出不同的見解或更深入的思考。

重新回來把這篇文章寫完是我已經開始諮商一學期以後。

回顧之前申請學校的過程,不論是在準備申請學校的文件還是做出選擇的過程,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足夠了解自己」。這是我當時申請的過程中最困擾我的部分,也是我覺得學習最多並且仍然持續學習中的議題。

在準備申請的這一兩年中我跌跌撞撞地摸索,問遍了朋友、朋友的朋友、網友…,很感謝每一個耐心為我解惑的人,甚至是給我申請文件上的建議、幫助我準備面試。在摸索的過程中我花了不少時間也接受了很多幫助,希望我的經驗分享也對正在準備申請諮商的人有幫助。

References 參考資源

  • Meg Jay 《20世代, 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The Defining Decade: Why Your Twenties Matter And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Them Now)

--

--

Responses (2)